【行政执法典型案例】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某县分局查处某医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在线监测数据超标案
2023年5月26日,接山东省济宁生态环境检测中心推送的《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超标认定报告》(济环自监字〔2023〕气022号),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某县某医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在2023年5月25日外排废气中烟尘排放浓度为21.6mg/m³,不符合《建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不高于20mg/m³的要求,超标0.08倍,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某县分局执法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做出详细的调查核实。
经查,某医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因玻璃窑炉碹顶损坏于2023年1月3日8时停产停炉做维修,5月19日18时结束停产状态。因治污设施设备停运时间过久,开启运行过程中布袋除尘器中布袋损坏,5月24日采取保窑措施更换布袋,更换过程中发现部分除尘布袋尺寸有误需要返工,延迟至5月25日安装好,维修设备保窑期间仍有烟气产生,导致在线监测数据中颗粒物日均值超标0.08倍,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之规定,予以立案。
执法人员根据现场检查情况,制作了《现场检查(勘验)笔录》《调查询问笔录》,同时下达了《责令改正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决定书》,要求该公司立即改正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5月27日对该公司做复查,复查结果为该公司次日完成整改并达标排放。经研究,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某县分局拟对该公司作出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并告知其享有陈述、申辩的权利,该公司(负责人)明确说放弃陈述、申辩的权利。经法制审核后,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某县分局决定对该公司不予行政处罚,并下达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
1.违法事实。该公司5月26日在线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外排废气中烟尘排放浓度超标行为事实清楚,收集到《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超标认定报告》(济环自监字〔2023〕气022号)《现场检查(勘验)笔录》《调查询问笔录》等证据材料,证据充分、程序合法,证实在线监测数据中颗粒物日均值超标。2.法律适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九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二)超过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本案中,某医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在2023年5月25日外排废气中烟尘排放浓度为21.6mg/m³,不符合《建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不高于20mg/m³的要求,超标0.08倍,适用法律正确。3.裁量基准适用。根据《山东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2022年版)》《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规范生态环境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不罚”“轻罚”等有关事项的通知》(鲁环发〔2020〕33号)中针对“超标排放污染物”符合“1.污染物为常规污染物;2.超标污染物为单个因子;3.超标倍数≤0.1倍;4.次日完成整改并达标排放”条件相关规定,该公司外排废气中烟尘超标排放0.08倍违法情节轻微且具备“不罚”适用条件,遂责令企业改正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并下达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二)执法示范点1.严格办理程序。执法人员通过主动指导帮扶、及时复查、法制审核等流程,使该类案件的办理流程规范化、合法化,防止案件办理随意化。2.推行柔性执法。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之规定,执法人员通过采用行政指导等方式给予违法主体主动纠正的机会,通过有“温度”的执法,给市场主体一定容错纠错的空间,指引其自我纠错,较大限度减少对违法主体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逐步优化了法治化营商环境。3.改进执法监管。依法不予行政处罚并不是免责,不等于对违法主体撒手不管。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对违法主体免予行政处罚后,依据环境法律和法规以及《某县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2023年版)》,督促指导违法主体在年度内学习环境法律和法规、接受企业合规指导,引导违法主体自觉守法。